top of page

數位線程

Cloud_1170x500.png

混合雲價值摘要

使用混合雲解決方案架構帶來了“兩者兼顧”的價值。由FactoryLogix IIoT基礎平台上下文化的數據被用於即時的操作控制和管理,同樣上下文化的數據也透過基於標準的數據倉庫提供給基於雲端的分析系統,實現企業級業務管理。混合雲避免了僅使用基於站點或基於雲的解決方案時可能遇到的固有限制。

什麽是混合雲?

混合雲是指在裝配製造的背景下,將實際技術結合起來,提供性能最高、整體上最簡單的解決方案,滿足整個企業範圍的需求。整體解決方案是透過一系列層次逐步構建的:

 

第一層 – 工廠工業物聯網(IIoT)

利用IIoT標準,與現有的傳統界面一起,即時從機器直接收集數據,無需中間件。這包括遠程控制機器和操作的能力。
直接從這一層將數據發送到雲端對於面向工廠的使用是毫無意義的,因為單獨從每個源收集的數據本身意義有限。機器只能報告它們在內部感知到的信息,而無法將其與整體事件相關聯。簡單地將這種類型的數據直接從機器移至雲端,意味著分析將無法創造價值,因為在許多不同的數據點之間建立關係幾乎是不可能的。據估計,根據實際案例的情況,這樣做會使發送到雲端的數據潛在價值的80%或更多變得無用。

 

第二層 - FactoryLogix上下文化和MES

FactoryLogix從工廠周邊的所有站點和操作中收集數據,提供了一個獨特的統一平台,可以整合所有數據,並以多種不同的方式將事件上下文化,將其與適用的生產配置、計劃、物料流動和其他事件連接。這個過程驅動了FactoryLogix的許多附加價值功能,包括生成物料拉動信號、在生產計劃中容納新工作而不會有物料短缺、無法完成、排程干擾,以及生產儀表板、自動警報和報警,以及進度的可視化反饋。


第二層完全集中於優化工廠,需要接近即時的響應和無風險的操作。在雲端中具有這種上下文化和MES層會引入風險,因為它們不可避免地依賴於與其他業務關鍵應用程序共享的互聯網/內部網絡連接。來自工廠的原始數據,尤其是與可追溯性相關的數據,可能非常大,而且時間總是關鍵的,這可能會不時地超過即使是最快的連接。當使用任何數字解決方案來控制和管理生產,以及用於收集可追溯性數據時,系統連接的損失意味著所有生產活動的立即停止,否則數據可能會丟失並發生錯誤。還存在直接從工廠設備與外部影響進行交互的安全問題。


雖然FactoryLogix完全可以作為基於雲端的MES解決方案部署,但在這樣做的情況下,由於雲端通信的性質,可能出現潛在的延遲響應和增加風險的影響,這必須得到充分理解和接受。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不是推薦的方法。
 

第三層:資料倉儲與分析

在工廠不斷收集的資料,一旦被FactoryLogix賦予上下文,當與商業智能(BI)等分析軟體一同使用時,將產生更多的潛在價值。有許多此類系統可供選擇,而在製造業的財務部門可能已經在使用其中一些。使用這些工具進行的報告和分析涵蓋了週、月,甚至是數年的資料,可能包括來自企業內多個製造站點的數據,以及從其他企業工具(如ERP)中提取的額外數據。在這一層面的報告中,將大量數據以完全合格且具上下文的形式儲存在專用的資料倉庫中至關重要。針對報告優化的資料倉庫結構與用於實時製造管理的結構完全不同。

 

因此,FactoryLogix不斷生成數據輸出,將帶有上下文的事件傳送到資料倉庫進行報告。這樣,可以執行非常長、詳細且複雜的報告,顯示KPI、數值、趨勢和分析結果,而不會對實時製造的性能產生任何影響,並且由於數據表示方式的原因,這樣的操作更加高效。


資料倉庫及相關的分析報告使用標準工具,可以存在於現場或雲端。FactoryLogix與資料倉庫之間的資料傳輸是堅固而穩健的,同時也是安全的,因此不受任何互聯網或內聯網連接速度、可靠性或安全性問題的影響。資料本身也具有更緊湊的特性,對網絡基礎設施造成的負擔較小。

FactoryLogix與混合雲最佳實踐

對於企業客戶,我們的建議是全面採用混合雲方法。簡而言之,這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層:工廠

在可能的情況下,使用基於標準IIoT的原生支援數據連接,使用現有的FactoryLogix x-Link轉接器來連接傳統設備。

 

第二層:FactoryLogix上下文化與MES

在本地基於站點的伺服器上運行FactoryLogix,滿足任務關鍵的性能需求。

 

第三層:資料倉庫與分析

設置FactoryLogix以創建並填充基於雲端的資料倉庫,將來自所有站點的數據結合起來,使用現有或新的現成的分析工具滿足業務需求。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雲端中的資料倉庫和MES的信息可以用於比常規統計分析工具更高級別的分析。重要的是要有所準備,將100%有意義、可行動的數據放在雲端,而不僅僅是傳送所有內容,這最終會導致重大浪費和機會的缺失。

bottom of page